用 2 米靠尺和塞尺检查墙面砖的平整度。将靠尺紧贴墙面砖表面,塞尺测量靠尺与墙面砖之间的缝隙大小。平整度误差应不超过 2 毫米。例如,在检查客厅墙面砖时,把靠尺垂直和水平放置在墙面上,观察塞尺塞入的缝隙,如果大部分位置缝隙小于 2 毫米,说明平整度较好。
相邻两块砖之间的高差也应在一定范围内,一般不超过 0.5 毫米,以保证墙面砖铺贴的整体平整性。
用空鼓锤轻敲墙面砖的四角和中心位置,检查空鼓情况。空鼓面积不应超过单块砖面积的 5%。例如,一块 300mm×300mm 的墙面砖,空鼓部分面积应小于 450 平方毫米。如果空鼓面积过大,会导致瓷砖脱落等问题。
检查墙面砖之间的缝隙是否均匀一致。一般来说,缝隙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,常见的有 1 - 3 毫米。可以使用牙签或者小卡片来检查缝隙宽度是否均匀,如将牙签插入缝隙不同位置,看其松紧程度是否相同。
同时查看缝隙是否横平竖直,从远处观察墙面砖的拼接线条是否整齐。
对于墙面砖阴阳角的处理,应保证瓷砖拼接紧密、角度方正。可以使用阴阳角尺进行检查,阴阳角处的瓷砖角度误差应不超过 3 度。例如,在墙角处,瓷砖拼接后形成的角度应接近 90 度,用阴阳角尺测量偏差应较小。
平整度检查
同样采用 2 米靠尺和塞尺检查地面砖的平整度,平整度误差一般不超过 2 毫米。但对于面积较大的客厅、餐厅地面,更要注意检查整体的平整性,避免出现积水现象。例如,在卫生间地面,因为要考虑排水坡度,所以在门口位置等平面区域平整度要求更高。
相邻地砖的高差不应超过 0.5 毫米,以防止行走时出现绊倒的危险。
空鼓检查
用空鼓锤敲击地面砖,重点检查地砖的四角和中心位置。单块地砖空鼓面积不应超过总面积的 5%。不过,在厨房、卫生间等经常接触水的区域,地面砖空鼓可能会导致积水渗漏等问题,所以应尽量减少空鼓情况。
排水坡度检查
在卫生间、阳台等有排水要求的区域,要检查地面砖的排水坡度。一般排水坡度不小于 1%,可以通过泼水试验来检查。将水倒在地面上,观察水是否能够顺利流向地漏等排水口,且地面不应有积水。
缝隙检查
地面砖的缝隙宽度应均匀,符合设计要求,一般为 2 - 3 毫米左右。检查方法与墙面砖类似,查看缝隙是否宽窄一致,线条是否整齐。
垂直度检查
对于砖石砌体,使用靠尺检查其垂直度,误差一般不超过 3 毫米。比如厨房灶台的侧面墙体,靠尺垂直放置检查时,偏差应在允许范围内。
用 2 米靠尺检查砌体表面的平整度,误差不超过 3 毫米。这样可以保证砌体表面平整,便于后续安装台面等操作。
灰缝检查
检查砖石之间的灰缝是否饱满。灰缝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,一般为 8 - 12 毫米。饱满的灰缝能够增强砌体的结构稳定性,防止砖石松动。